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是敦煌

 

 

    30天时间、万多公里、一路行来,似在此番漫漫长旅的最后一站——敦煌,达于感触极深的高点。

    从沙漠公路穿越过来,就面临一个紧迫的任务:快马加鞭、三天之内赶赴敦煌。因为旅游旺季参观票极紧,只能托人事先预定。

    我们必须赶在预定日到达。

    当我们终于及时赶到敦煌那个安静而精致的小镇时,并不清楚自己已然来到了整个中国西域从历史文化到艺术文明的一个制高点或顶峰区。

    一个个大剧相继展开着,毫不迟疑。但两天多的时间当这些大戏真正落幕之后,我们才刚刚来得及对何处是高潮何处是精华何处是疑团等稍有回顾。在敦煌这个曾经数百年间孤守荒沙沦为废墟无人问知的偏僻舞台上,向今天的我们走来而又走去的一幕幕敦煌大剧不停地在脑海里回放、交织、冲荡,一时间并不容易理清其经纬脉络。

  

                  一、长史“画舞”

    当天到达的晚上,第一场大戏就震憾上演。即是极富新潮感染力的那个超大型历史情景剧《又见敦煌》。此剧上半局没有固定区,庞大的演者群在剧场内各个不规则区域或甬道中现身,观众则随走随看。从此剧刚刚开始后不久,一路下来,我们所有的心灵感触似乎都被一点点熊熊点燃。历史中一系列的“西域人物”或“敦煌人物”,索靖、张议潮(及夫人)、唐宣宗、大唐皇后、玄奘、持节西使张骞,以及后世的美学史研究者常书鸿,还有那个备受争议的道士王圆禄……知名的与不知名的,都仿佛借神力从名满天下的煌煌壁画中脱身而出,血肉鲜明地“向你们走来”,迫近到观众群眼面前。“你们在,我们也在”。人们似乎可以很直接地旁观洞悉着他们的建功立业、人生追求、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等等等。忽然间一句“我们从未离开,一直在这里等你们来”的台词,霎那间激发人心血如潮,也让今天与往昔突然间零距离隔空接轨了。巨幕上群窟明灭,舞台中群雄起舞,私闰丽影可在脚下俯视,历史的复活力与历史的感动力也一波波贯满全场。戏到中局,在这数百人登台、反复亮相的新颖性演出中,我忽然明白,这是由敦煌长史而来的一场“画剧”或“画舞”;这戏之开场决不自今日始,亦非始自20169月的首场日,而是曾经极为传奇地演了上千年。女导演王潮歌(多次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意思,或许就是想让观众在实地进入洞窟暗室观赏之前,先在“敦煌史”如莫高窟般史诗鲜艳的宏阔场面中有所启蒙,也让并不是专业画界者的我们,心中的“敦煌壁画”在历史人物事件的密集感悟中先行激活。

      图一    大型新派情景剧《又见敦煌》。群窟闪灭,灿灿如仙。   王军摄

      图二     大型情景剧《又见敦煌》。“一千年只是一瞬间”。敦煌刻佛造画,恰好也是一千年!   王军摄

 

    我们好像生平第一次真实地体验了对历史的“现场穿越感”;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平庸的千年人物穿穿梭梭、来来往往、死死生生,走马轮灯般跟随观赏之余,不知不觉中臆满胸间,把自己看淡了许多也因此平静了许多。

    这个特形剧场中一条条切入地下的深长甬道,也给人一种历史般曲折深邃宛若回廊的漫长感。

    白天里我没有再去过这个剧场。但夜色里我始终觉得它整个都嵌卧于地下。

    而整个“西域废墟文明”,某种意义上也包括敦煌,多是地下出身的。

 

 

               二、什么是敦煌

    未到之前,敦煌永远神秘。心目中莫高窟是不可亵渎甚至难于接近的圣土。总是看到关于莫高窟参观人量过大必须受限的报道,因而总以为难有机会一睹真颜。多年前我在历史博物馆看过莫高窟的一个模拟展览,曾以为那会是我在这方面最高的眼福。

    而今天我想:新疆此行中多地的废墟洞窟等遗址观览,是不是在最终观赏敦煌前的一场场“预演”?

    第二天,我们还真拿了A级票,去参观了328窟、352窟、259窟、17窟(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103窟等约12个洞窟,一了多年心愿。有了第一天看《又见敦煌》的铺垫,以及莫高窟入洞前的专题电影,再到窟内参观,在女解说员轻柔悦耳的语音中,真的有更多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佛教的种种内涵在洞窟暗室中像伎乐飞天一样妙曼飘逸、缭绕巡回。

    如其所料,各窟中反复展现的,就是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各类内涵、各种方式的“佛国天界”;它在佛祖创立后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往往仅限于文字性佛经,然后在华夏地域里,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一样开启了塑像化、壁像(画)化全方位展开的恢弘进程,呈现为梦幻般灿烂无比也多样无穷的天堂妙境。

    这就是“经变画”。把佛经“画出来”,千年魔法一样将他们“唤出来”,就成为佛教“汉传”以后历史性的独创之一(还有一项是所谓“丛林制度”)。

    其最为经典传奇的代表,应是敦煌。

    我们观看了佛祖给十大弟子讲经的佛龛造像,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的个性神色即便在佛国世界里也是这般地极为生动,而佛祖则弧眉长目、神入化境、一派安然。最醒我目的反倒是他的衣服,线条、褶皱、下摆等非常有织物质感和高贵感,已然不似泥塑。在2400余身佛塑中,据称纯原作仅有140余身了,而这里的,可都是原作哟。

    图三        328窟佛祖说法塑像。这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洞窟。   孙洪才摄

 

 图四   328窟佛祖大弟子迦叶像与菩萨像。迦叶紧锁双眉、满脸愁苦之相多么生动!

                    孙洪才摄

  

     图五     看这佛身的衣纹褶皱,已然不似泥塑。

 

    各个泥窟四壁还频繁上演着一幕幕一重重的“经变故事”,在色彩斑斓中有丰富多变的情节表现,画匠的深厚功力及巧妙构思也在彩画风格中一览无余、令人惊羡。莫高窟里据称是“佛家故事大博览”,据我了解在敦煌的壁画故事至少有上百个之多,在洞壁的各个角落与不同方向上尽呈其妍,实在是美不胜收。有些壁画风格上在我看有特别仙灵脱动的童话意,比如“九色鹿”的故事,那样流线动感的造型与色彩,有令人神往的风致神韵。

    一座百科全书式的中古影像博物馆,就在此处熠熠生辉着,映照芸芸众生。

  

       图六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   孙洪才摄

       图七  莫高窟壁画中的“伎乐天”  孙洪才摄

        

       图八    又是飞天!手挥七弦、彩云追月    孙洪才摄

       图九     莫高窟菩萨造像   孙洪才摄

        图十   传说中的九色鹿。这般的灵脱动感,怕不是要跳壁而出?   孙洪才摄

        图十一    九色鹿救了忘恩负义的调达    孙洪才摄

    这些作品水平之高绝非我等外行所能评论,但从国画宗师张大千起,多少大画家在此临摹学习?张本人在此耗费人力资财先后两年零七个月,临摹壁画276幅,据说常常是好半天难下一笔,足见原作造诣之高。

    特别令人不解的,是这样的奇世绝品铺天盖地,居然绝大多数不知出自何人手笔。要知道整个敦煌凿窟造像上千年之久,“良工”、巧匠人数极多,例如103窟“维摩诘经变画”中的“铁描线”水平高到可与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一较高下,但作画者何人?——似是不知。据说大量画工身份低贱而依附豪门,出资者供养人留名入像,但画工们长史消身。

     图十二     103窟中画工最为出色的“铁线描人物画”:正在与人辨经的绝世高人维诘,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等人的偶像     孙洪才摄

    但是不是这样安排,反而更契合佛家“五蕴皆空”、“无名无相”的本意?

    是不是艺术最接近悟道,最接近心灵的彻底升华?艺术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更像修行。或许它正是通向开悟境界的一条“捷径”?

 

    我是根本不相信良工们仅仅是豪门附庸之说的。——要在从来没见过佛祖、佛弟子、佛故事场景等等的情况下,彻底“背对背”摸黑儿一般把他们画出来,还要画到如此生动、如此绚烂、如此繁多、如此佛理通透,简直宛如魔法唤灵一般,是“附庸”们能干得了的?那个号称“东方蒙娜丽莎”的禅定佛因光照角度之换而由庄重变微笑的塑像,令在场观者一齐惊呼,足见良工们对佛悟中“法喜”或“禅悦”的理解之深之真。女解说员称,壁画中大量的想像性创作固然是取材于起自南北朝,延至唐、宋、元等时期的实际生活元素,但画工们对佛旨佛意的领悟与表达,才是真正惊世骇俗。

      图十三   禅定佛,“东方蒙娜丽莎”。当光照从直射变为俯射时,佛面会从“安然”变成“微笑”。那是真正的“禅悦”、“法喜”。   孙洪才摄

    到此可问:“什么是敦煌”?

    ——她就是整个广大西域所有“沙埋艺术”的一个制高点,一道丰碑,一座集佛学艺术文化大成的“珠穆朗玛”。

    或许在整个华夏文明更为地域辽阔的佛教艺术版图中,她都具有类似的地位?

 

                   三、历史之问

    史载,自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敦煌此地见佛轮金光并开凿首窟以来,到1966年莫高窟大规模保护性修整完毕,正好是1600年。在此的刻佛画经,至少是一千年。

      图十四   莫高窟七层主楼,红围翠绕,环境优雅   杨明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类心智在一个主题上投注这么久这么大的心力财力物力,人类整体心灵结构和行为结构中竟有如此惊人奇异的“宗教驱动力”,是不是太不可思议或不可理喻?那些画师也好、开窟人也罢,为什么有那么持久且巨大的造像热忱?源源不息动力何在?

    因孤陋寡闻,目前还未见专业答案,只能求诸自家。依我看原因有正负两项。

    “负原因”:灭佛运动。历史上自北魏太武帝公元438年起先后下诏逼僧还俗、毁寺没产以来,共有“三武一宗”四大灭佛潮发生,每次都对佛教文化造成毁灭性打击。而在偏疆远地开窟造像,比起内地和比起纸造物来,是不是特别利于佛文化的延存?——与此相辉映的,是远在中土东地北京房山县有“北京敦煌”之称的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藏有刻佛经板14278块,自隋大业十二年起,由僧人静琬为维护正法,镌刻佛经于板石、藏于洞。刻经于地下,且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也是延续1039年!原因恰恰就是防备再度可能的灭佛。

    东有石经山,西存莫高窟,仿佛古代佛教遗存的两尊巨塔,浩浩千年里遥相呼应。其中正有古中华文明在所有古文明中何以数千年不断、且延续独存的基因密码在。

    一向以为,这一点,似乎最值得深究细探。

       图十五    诸窟临崖,仰视才见  杨明摄

    事实上,中土佛教的发达并不见得那么笃定必然。例如在其开创地即现今的尼泊尔及古印度,信仰率不过8%,而印度教则是90%;十世纪以后的整个广袤西域,宗教信仰的的版图色变则是原先占统治地位的佛教,地盘不断被伊斯兰教吞噬或取代,其代表性典型事件则是库车地区古龟兹的克孜尔千佛洞,其壁画形制与莫高窟很相似,年代似还略早,也有230余窟的可观规模,但破坏度远甚,原因之一恰恰可能在于宗教的替换。

    在佛法诞生地,婆罗门教对佛教的压制也一直都在。似可与“四次灭佛”有所对照。

    恰好在历史专著中发现一信息,即自乐僔366年开凿首窟,此后七八十年间所建之窟居然无一留存!史家不得不疑:是否“北魏灭佛”所致?

    “正原因”:悟道获益。天下事不可能只为恐惧,而要看收益。据说早期文明中人类生活简单,心境少被污染,易与“神界”相通(即佛语所谓“自性清净,不被尘染”),而可自获开悟后的各项“神通力”。那尊“禅定佛”的会心之笑,也许真的就是当年高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禅悦”实相?若无甚多人确实从中获道,证悟无上妙法,壁画中也不会有如此多且很逼真的相关描绘吧。由于不断变文字为塑像与壁画能够带来巨大的精神性收益,可以更直接、更场境化地进行信仰活动,由此催化对佛的开悟,且使 “福报”性的各类神通受启激活,造像造画便得到充分的“正向激励”而蔚为大观了。

    这也使人回想到佛祖本人的预言。他说,佛法发展将分为三个“时代”,一是“正法时代”,延至创法后500年;二是“像法时代”,大约1000年;此后则是末法时代一万年,人心开始涣散,魔见到处流行。(其说可见之于《摩诃摩耶经》、《大集月藏经》像法决疑经》《佛说法灭尽经》等)。通俗地说,“像法时代”(我也称为“刻法时代”)学佛人多少已根基动摇、不那么自信了,所以把山川大地当作塑台、当作画板,于是天南海北出现了巨量的石窟石刻,新疆有龟兹石窟(克孜尔等)、吐鲁番石窟(吐峪沟等),甘肃有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众人皆知的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更是自不待言。

    因为佛真身已无从见,人的领悟力、通佛力等等下降,所以证果者日少。于是拼命地刻佛造像画景,以此不断地自我说服、自我暗示、自我提升、自我强化,人们发现,佛画带来艺术造诣,艺术又是通向“来世”的一条辉煌大道;而其中有人格升华,有佛识佛智的无量深邃,都令人们在那些生活相对贫乏枯陋的时代,对之乐此不疲。

    像法之魂,突出于一个“像”字。

    马克思在论述希腊神话时说了,“人类的儿童时期”往往会是人类艺术的“黄金时期”,那确实代表着早期人类不可复制也不可企及的“天才”;而这一个时期在华夏文明中似正好与“像法时代”巧合重叠,遂有敦煌这等瑰宝聚汇创生。特别是,整个大西域地区都是各路文明生力军风流百转之地,在大片大片的荒芜之外是大量大量的民族交汇,从身毒(古印度)、安息(古波斯)、大月氏(古阿富汗),一直到今日甘陕以至更远,灿烂度往往直接倚仗于开放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汇相隔、千丝万缕,那么文明的碰撞、两种时代的巧叠,以及其他林林总总,似乎就成为敦煌这样的历史奇葩得以涌现的基础地貌了。

       图十六    沙山危逼围迫,而能千年不干。神迹月牙泉!   王军摄

       图十七     敦煌镇夜景,美仑美奂_王军

    但仍然要问:为什么是敦煌?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就好比西藏从远古海洋变迁为世界第一高原过程中,为什么顶峰会是珠穆朗玛?“基础地貌”不足以有效回答演化之核心,因为真实的“涌现(emergency)”正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和偶然性,会形成预想不到的“爆发点”或“突变”,并没有什么东西“确定无疑”。

    所以还是要问:为什么是敦煌?

    即是说,文明本身也有高地与凹谷,那么:为什么敦煌会成为最其灿烂的“众山之王”?

    都说“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更重要(以我之外行浅陋,决无回答的能力)”,那么这是不是至今为止,依然少有人涉及的“历史之问”?

    我不知道。

 

     2019年10月20日 

 

 

 

 

 

 

 

 

 

 

 

 

话题:



0

推荐

黄一丁

黄一丁

26篇文章 30天前更新

当记者多年,采访很多领域。如今侧重写些历史文物文化类文章,也从事过很多年企业系统及政府的咨询顾问工作。

文章